鹦鹉能不能放生,鹦鹉王与恶受王

编辑:admin 发布时间:2023-11-23 浏览:491次

一、广东放生鲫鱼

1、从前在印度的迦尸国,国王名叫恶受,不行善道,百般虐待子民,做了许许多多的坏事,乃至远从各地来的商人,所带着的珍奇宝物都被他夺取,也不付报酬。此事被大家相互传说着,以致恶名远播。那时,树林中有一只鹦鹉王,听到过路的人在谈论国王的恶行,心想:我虽是鸟,尚且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,何况是一国之王,反而被讥笑怒骂,岂不是比禽兽还不如?我应当去见国王,劝国王改恶行善。

2、于是鹦鹉王展翅高飞来到国王的花园,这时国王与夫人正在园里游玩。鹦鹉王发出声音说道:“国王暴虐无道,所有的人和鸟兽,都愤怒难平。你们是人民的父母,怎能如此?”夫人听了,瞋火大起,于是派人捕捉鹦鹉王。

3、夫人把捉到的鹦鹉,交给国王。国王问鹦鹉:“你为什么骂我?”鹦鹉回答:“我说国王做事不对,是想帮助国王,并不敢骂国王。”国王问:“我做了什么不对的事?”鹦鹉回答:“因为有七件事,会危害国王。”国王问:“哪七件事?”鹦鹉答道:“一沉迷女色,不听受忠言;二嗜好饮酒,不理国政;三贪爱下棋,不敬贤者;四打猎杀生,没有慈心;五好出恶言,不说好话;六异常加重赋税和罚金,违反常规;七无故夺取人民的财产。这七件事,将会危害国王。另外还有三件事,会败坏国家:一是亲近谄媚邪恶的人;二是不接近忠臣良将;三好征伐他国,不体恤百姓。这三件事不除,国家早晚将有倾败的危难。”

4、鹦鹉王又道:“国王应如桥梁,济度万民;如天秤,对待亲疏一律公平;如大道,不背离圣贤的脚步;如太阳,普照世间;如月亮,带给万物清凉;如父母,关爱慈祥;如天空,覆盖一切;如大地,滋养万物;如明火,为百姓烧除恶患;如清水,润泽四方;如转轮圣王,以十善道,教化众生。如此天下人民自会归顺敬仰。”

5、恶受王听了如此至真至诚的话,深觉惭愧,说:“我为人王,所做无道,危害百姓伤及国家声誉,愿至诚忏悔前愆,遵从鹦鹉王的教导,修行正道。”于是国内良善风气逐渐转盛,全国上下都生起真诚崇敬之心,所有百姓无不欢喜。国王也因此洗刷了过去的恶名。

6、唐代鹦鹉故事的佛教因缘

7、(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,陕西西安

8、摘要:在唐代289年间,人与鹦鹉演绎了许多美丽凄楚的故事。其中,不少鹦鹉故事蕴含着浓厚的佛教色彩。究其原因,既与当时的社会风气、民众心理有关,也与鹦鹉自身的特性有关。其中,最重要的原因是受印度佛经故事的影响。但鹦鹉故事中所蕴含的佛教已融入了中土传统文化的某些因素。研究这一文化现象,对于了解唐代的社会及其宗教文化有一定的意义。

9、关键词:唐代;鹦鹉;佛教;因缘

10、中图分类号:B94文献标识码:A文章编号:1000-01—0025—05

二、放生放多少钱

1、唐人喜爱鹦鹉,并与鹦鹉演绎了许多美丽凄楚的故事。其中不少鹦鹉故事蕴含着浓厚的佛教色彩。唐代的鹦鹉故事与佛教有怎样的因缘呢?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因缘?这又反映了唐代怎样的文化现象呢?这些问题目前学术界虽有人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,但仍很薄弱。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加以探讨,希望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唐代社会及其宗教文化。

2、一唐代鹦鹉故事的佛教色彩

3、据文献记载,在唐代,无论宫廷还是民间都盛行驯养鹦鹉。因而留下了很多美丽的鹦鹉故事。其中,较为典型的当数唐玄宗“雪衣女”的故事。史载:“天宝中,岭南献白鹦鹉,养之宫中,岁久颇聪慧,洞晓言词。上及贵妃皆呼为雪衣女。性既驯扰,常从其饮喙飞鸣,然亦不离屏帷间。上令以近代词臣诗篇授之,数遍便可讽诵。上每与贵妃及诸王博戏,上稍不胜,左右呼雪衣娘,必入局中鼓舞,以乱其行列,或啄嫔御及诸王手,使不能争道。忽一日,飞上贵妃镜台,语曰:‘雪衣娘昨日梦为鸷鸟所搏,将尽于此乎?’上使贵妃授以《多心经》,记诵颇精熟,日夜不息,若惧祸难,有所禳者。上与贵妃出于别殿,贵妃置雪衣娘于步辇竿上,与之同去。既至,上命从官校猎于殿下,鹦鹉方戏于殿上。忽有鹰搏之而毙。上与贵妃叹息久之,逐命塟于苑中,为立塚,呼为‘鹦鹉塚’。”[1](P42-《多心经》又名《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,是佛教经典,其宗旨是用般若观察宇宙万物皆空而悟出成佛的道理。在唐代,较受人欢迎。如《广异记·王琦》载:“……永泰中,(王琦)又病笃,乃于灯下,澄心诵《多心经》。……至三十九遍,懈而获寐,翌日复愈。又其妻李氏,曾遇疾疫疠,琦灯下至心为诵《多心经》,……琦却诵经四十九遍,李氏寻愈也。”[2](P在唐人看来,诵读此经能够逢凶化吉、遇难成祥。鹦鹉为躲避灾难也诵读此经,并日夜不息,大有昄依佛教,获得解脱的韵味。显然,这个故事蕴含着一定的佛教思想。

4、“雪衣女”的故事及其佛教思想一直影响到后代。如在内蒙赤峰市辽代贵族墓地壁画中,发现了以此故事为蓝本的“杨贵妃教鹦鹉图”。并且,画的旁边还题有诗文:“雪衣丹嘴陇山禽,每受宫闱指教深。不向人前出凡语,声声皆是念经音”。明人李诩《戒庵老人漫笔》卷七《鹦鹉事相同》载:“唐武后畜一白鹦鹉,名雪衣,性灵慧,能诵《心经》。厚爱之,贮以金丝笼,不离左右。一日戏曰:‘能作偈求解脱,当放出笼。’雪衣若喜悦状,须臾朗吟曰:‘憔悴秋翎似颓衿,别来陇树岁时深。开笼若放雪衣女,常念南无观世音。’后喜,即为启笼。居数日,立化于玉球纽上。后悲动,以紫檀做棺,葬于后苑。”据《庐浦笔记》载,《心经》即《多心经》[3]。从情节和内容来判断,这个故事应由“雪衣女”的故事演化而来。只是,武后的鹦鹉与玄宗的鹦鹉相比,不仅能诵佛经,而且具有了佛教的思想和观念。可见,“雪衣女”的故事不仅影响深远,而且在流传的过程中被后人赋予了更加强烈的佛学韵味。

5、如果说“雪衣女”的故事只蕴含一定的佛教因素,那么唐人李蘩渊在《圣渠庐》中讲述的鹦鹉故事与佛教的关系则更为密切。故事中的鹦鹉不再是只平凡的鸟,俨然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。史载:“东都有人养鹦鹉,以其慧甚,施于僧。僧教之,能诵经。往往架上不言不动。问其故。对曰:‘身心俱不动,为求无上道。’及其死,焚之有舍利。”[4](卷422鸟部显然,这个故事的佛教色彩更加浓厚,佛教启示意义更加强烈。鹦鹉先是虔诚修道的佛教徒,后成了菩萨示化的神迹,成为时人修佛向道而获得解脱超拔的典型。在唐代,有不少类似的故事。如,《法苑珠林》《酉阳杂俎》《全唐文》《渊鉴类函》等史料中均有记载。

6、在上述故事中,鹦鹉被唐人赋予了更多的神奇与灵性,也赋予了更加浓厚的佛教色彩。至于其原因,留给后人更多的遐想与思考空间。

7、二鹦鹉故事蕴含佛教色彩的原因

8、唐代的鹦鹉故事蕴含着浓厚的佛教色彩,从大量的史料来看,这种情况的出现,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:

9、其它是特定文化背景的产物。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佛法兴盛的时代,帝王将相、平民百姓、达官贵人、文人墨客、樵夫渔夫多对佛教崇信有加。佛教的思想、观念成为他们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整个社会被一层浓郁的佛教色彩所笼罩。于是,唐人就有了一种佛教的视野。他们常用佛教的视角和眼光看待世界,看待周围的事物。在这一特定的文化背景下,在这一浓郁的佛教氛围中,一切事物与佛教产生联系便有了可能。因此,当时所发生的故事自觉不自觉的就被带上佛教色彩。鹦鹉故事就是如此。

鹦鹉能不能放生,鹦鹉王与恶受王

10、其它与鹦鹉本身的特性有关。纵观唐代鹦鹉与佛教有关的故事,都与鹦鹉诵读佛经密切相关。如《酉阳杂俎》续集卷五载:“孔雀为经,鹦鹉语偈”。显然,这与鹦鹉“能作人言”有关。其实,鹦鹉不仅能言,还能巧言。元稹诗“言语巧偷鹦鹉舌,文章分得凤凰毛”[5](P;白居易诗“文章辩慧皆如此,笼栏何年出得身”[6](P都是对其由衷的赞美。鹦鹉不仅巧言,而且声音庄严端洁,这是蝉之燥鸣、乌鸦之啼叫、猛禽之吼叫所无与伦比的。其声音的祥和优美与佛教音乐的典雅庄重有相近之处。鹦鹉因而成为佛教的安乐祥和的象征之一。隋代高僧智顺圆寂之前,自见“鹦鹉孔雀,累百来集”,念佛念法,作微妙音,因而感念:“此必净土化主,示其先应以资我。”这是净土宗的“净土信仰”。此外,在佛教中,鹦鹉也是“富贵吉祥”的象征。《法苑珠林》载:“如龙、骥、麟、凤、孔雀、鹦鹉、……为人所贵,情希爱乐。如猕猴、豺、狼……,人所恶见,不喜闻音。”[7](P其实,鹦鹉不仅“能习人言”,其巧慧也“非凡鸟所及”。也就是说鹦鹉还具有智慧的特征。此特征可能与佛教的“慧根”有关。因为,佛教中有“慧学”,即“智慧之学”。指由修行佛理所生的辨别现象,判定是非善恶以达到解脱的认识能力和境界。在唐人的笔记小说中,鹦鹉就具备这些能力。它不仅能诵佛经,而且对佛教的宗旨、戒律有所领会。不仅自言:“身心俱不动,为求无上道”,还一心向佛,恪守六禁,非时不食。此外,鹦鹉火化之后,还屡屡见到舍利子。按佛经所说,这是由于它得到“佛慧”的缘故。姿雅性慧,音质端庄优美,鹦鹉的这些特征给唐人留下了美好形象。而正是这些美好伟大的形象为其与佛教发生“关系”提供了可能。


参考资料

标签:

Copyright 2019-2030 科学放生 科学放生网网站地图sitemap.xml tag列表